在近日召开的中欧碳市场对话与合作项目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称,中欧碳市场合作项目第一期已经取得圆满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国全国碳市场的启动。
自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值”的减排承诺,至今已过去3年时间。其间,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与国际社会积极互动,并在切实的行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稳扎稳打的碳交易平台
“过去,对于高排放、污染的企业来说,排放什么、排放多少,都是没有太多成本的。”谈到碳交易市场对于推动企业向绿色环保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中国政策专家库专家、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委会执行会长李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向世界做出了减少碳排放的郑重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李鹏介绍说。
看上去宏大的目标,在一步步实际举措中变得可实现。
“去年,我国的碳强度比2016年下降了5.1%,相比2005年累计下降约46%,已经提前完成了我国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与此同时,今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从试点迈入全国交易启动阶段。”李鹏说。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和交易排放配额的方式来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手段。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7省市率先启动了碳交易试点工作。两年后,深圳率先开展碳交易。2017年底,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循着碳排放交易体系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不难看出中国在碳排放交易中的扎实布局。良好局面的形成,也包含着与外国相关机构积极互动、合作的成果。
据介绍,2014年至2017年间,在“中欧碳交易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30多个项目,吸引了中欧双方近2000人参与。在发布会上,中欧碳市场合作的第二期项目宣布启动,以推动中欧双方在碳交易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而会议所释放出的中国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的信号,也令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在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当我们谈应对气候变化时,没有中国,这样的举措不会成功。”欧盟气候行动总司高级专家乔纳斯·安斯曼指出,中国的积极应对令人备受鼓舞。他指出,在气候政策方面,乃至中国在巴黎气候峰会的协议和承诺方面,双边合作都可以让更多国家、地区获益。
企业成本有了新算法
有了碳排放交易平台,环保型企业和污染型企业的经济账将会换个算法。以往,企业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不惜违法偷排、漏排,甚至存在环保设备不合格以及在生产中私自关停环保设备等现象。
而运行环保设备的企业,履行了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却常常因成本增加而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久而久之,市场上甚至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面。这自然需要环保部门更有效地监管,但也需要更合理的机制,让污染企业从经济利益层面受到牵制。碳交易平台便为这样的举措提供了可践行的场地。
碳交易启动后,企业再想钻空子将变得困难,这无疑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投资产生影响。
据估算,每产生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将相应产生约3.2千克和2.8千克氮氧化物排放。“经营不佳、技术装备水平低的企业,若是多生产,就会带来更多的配额购买负担。在碳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采用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等绿色环保发展方式的同时,将从源头上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李鹏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过去几年碳排放的强度和总量双降的经验表明,碳市场在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碳减排成本高低不同,减排成本低的企业超额完成减排任务,可以将剩余的碳排放配额卖给超配额排放的企业获取收益,通过这样的市场化运作,激励企业改进生产、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自主自发减排,实现减排成本较小化。
期待中国碳排放范本
“过去几年已探索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度设计,初步形成相关政策和交易体系,但是也要看到当前的碳市场还不够活跃、碳价格尚存在波动等问题。”李鹏说。
尽管如此,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排放量每年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水平作为纳入企业的门槛,发电行业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
这样庞大的碳市场,需要一个高效运行的工具,让交易变得简便可行。
“正确的工具——容易被大家接受,行政成本比较低。这也是我们选择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原因。”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介绍称,过去几年开展交易试点的经验表明,碳市场可以成为相关目标的有效工具。
马爱民坚信,未来在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碳市场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体现在,碳市场可以通过适当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企业自主、自发采取减排行动;另外在建立碳排放市场条件下,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转移,促进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方面的降低,希望通过碳市场带来附加效益。
尽管在专家眼中,国内当下的碳市场还存在种种问题,但与中国合作的欧盟合作者却开始期待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运行中,为其他国家碳交易平台的建立寻找可借鉴的范本。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现在在全球都尝试碳市场,不仅仅中国,拉美、非洲等通过碳市场对话,使用巴黎协定的条款去打造系统,最终促进非洲区域内的合作。”国际排放权交易协会主席德克·福里斯特说,“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我们需要这些系统来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巴黎协定。”
他最后指出,中国在全球是最大的碳市场,将会为全球碳交易确定潮流,并为碳交易运营提供经验。他期望,通过各国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碳交易联盟。(本报记者李惠钰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科学报
地址:长春市净月大街2950号众创大厦3楼 电话:0431-85378363 传真:0431-85378363
邮编:130117 E-mail:jleeex@126.com 吉ICP备11000708号-1
技术支持:星广传媒